欢迎您访问本站!

师资队伍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科研团队

食品营养与安全团队

 
一、团队简介
食品营养与安全隶属于食品科学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之一。随着我国食品产业朝着营养、健康、安全的发展趋势,食品营养与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正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食品营养和安全属性的要求,逐渐成为食品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本团队主要以传统食品功能化与营养强化、功能食品原料及功能因子开发、功能性食品营养评价与产品开发、食品危害物质的快速检测与消减,以食品中的致病菌、腐败菌、寄生虫和病毒等生物污染物和食品中的农药、兽药、渔药残留及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变化规律与机制、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等。团队拥有实验室面积约500 m2,实验仪器设备约200台(套),总价值500余万元。研究团队依托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海水鱼加工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食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开展工作,近些年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食品营养与安全研究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对学生采取全方位关爱和培养,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教学和科研氛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主要为国内大中型企业、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普遍受到博士招生单位、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本研究方向食品相关专业毕业生有多人考取了江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多人就职于正大集团、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安井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的大型食品企业及相关企业;此外,还有多人就职于高校、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事业单位。
二、团队成员
本研究方向现有成员14人,其中教授2人,教授级高级实验师1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1人。
研究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励建荣 教授
教授:励建荣、白凤翎
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张丽华
副教授:张德福、高雪、吕欣然、孙小飞
讲师:刘雪飞、林鹏、檀茜倩、崔方超、蒋圆圆、耿兄、柏雪、王当丰、任丽琨
 
 
 
励建荣
励建荣教授,现任渤海大学副校长兼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食品科学与工程省一流学科带头人、食品营养与安全团队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学术头雁、攀登学者、优秀专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水产品贮藏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项目(课题)、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其中单个项目横向转让合同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1个、500-1000万元的2个);排名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97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英文SCI收录论文260余篇、中文EI收录论文270余篇。现任“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国家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主任、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食品类专业教指委委员等,是国内外10余个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专家。2006、2009和2018年三次受到总书记的接见。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联系方式:lijr6491@163.com
 
白凤翎
白凤翎教授,男,满族,1964年12月出生,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渤海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渤海大学首批示范课教师,渤海大学教学带头人,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带头人。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乳酸菌分会理事,辽宁省水产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安全与控制和食品安全标准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得到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和省部级等项目的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编写教材和出版著作8部。主讲《高级微生物学》、《食品安全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食品安全学》被评为渤海大学首批示范课,省一流课程负责人。
联系方式:baifling@163.com
张德福
张德福,男,汉族,1983年11月出生,山东省临邑县人,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理事、国家食药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辽宁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辽宁省水产学会会员、锦州市预防医学会会员。
2012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12年7月到校任教,2015年4月至2018年8月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目前主要从事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与生物防控及相关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有“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 协同育人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
主持起草标准辽宁省地方标准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2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项(已授权7项),授权美国专利1项。参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1部。
获得2020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暨省总工会直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一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锦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锦州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获得渤海大学先进科研工作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讲研究生课程《高级生物化学》、《食品营养与安全专题》、《食品安全案例》,本科生课程《食品安全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免疫学》等,是《食品安全学》和《生物化学》省一流课程参与人。
联系方式:186-0406-1805,zdfang83@163.com。
高雪
高雪,女,汉族,1986年3月出生,理学博士,副教授,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讲授《食品仪器分析》,《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等本科生课程。讲授《现代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等研究生课程。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渤海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先后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子课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主要从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将新型的纳米材料应用到水产品中重金属、农兽药残留,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领域。
近年来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Analyst》、《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Journal of Fluoresc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
获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
通讯方式:huaxue_gaoxue@126.com
吕欣然
吕欣然,女,汉族,1990年生,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2019年6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资源利用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乳酸菌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讲《发酵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等课程。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和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项目(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参与)
代表性研究成果:
Xinran Lv, Tianqi Cui, Hong Du, et al.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Y 1-1: A novel quorum quenching bacteria and anti-biofilm agent against Aeromonas sobria [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137.
Tianqi Cui, Fengling Bai, Xinran Lv*, et al. Lactobacillus crustorum ZHG 2-1 as novel quorum-quenching bacteria reducing virulence factors and biofilms form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117.(高被引论文)
Xinran Lv, Ying Li, Tianqi Cui, et al. Bacterial community succession and volatile compound changes during fermentation of shrimp paste from Chinese Jinzhou region [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122.
Xinran Lv, Huanhuan Ma, Mengtong Sun, et al. A novel bacteriocin DY4-2 produced by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rom cutlassfish and its application as bio-preservative for the control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in fresh turbot ( Scophthalmus maximus ) fillets [J]. Food Control, 2018, 89:22-31.
Xinran Lv, Huanhuan Ma, Yang Lin, et al. Antifungal activity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10 against Trichothecium roseu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omotion of defense responses in muskmelon (Cucumis melo, L.) fruit[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55(9):1-9.
联系方式:lvxinran1990@163.com
孙小飞
孙小飞,女,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1月出生,山东烟台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药物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20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一系列检测活性硫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响应机理。
2020年8月至今,工作于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保鲜与药残检测技术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检测水产品中药物残留和识别水产品新鲜度的新型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与理论计算研究。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RSC Advance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1项,辽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1项,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渤海大学博士启动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联系方式:15725355465,feifeieyu1983@aliyun.com
 
刘雪飞
刘雪飞,女,汉族,1978年2月出生,博士,讲师,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辽宁省水产学会会员。主要讲授《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基础生物学》等本科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参与完成渤海大学《微生物学》精品课建设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现主持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渤海大学博士启动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辽宁省科技厅科研项目3项。现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辽宁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EI收录10篇)。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
主要研究领域为食品致病菌与腐败菌的防控。
联系方式:liuxuefei1978@126.com。

林鹏
林鹏,男,汉族,1990年生,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2019年6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农学博士学位。
讲授《食品仪器分析》、《食品免疫学》、《食品健康产品开发》、《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安全案例分析》等课程。
主要从事食源性病毒、致病菌快速检测与致病机制及相关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渤海大学海洋研究院开放课题、渤海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EI收录10余篇)。参编著作2部。获得锦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代表性研究成果:
Lin P, et al. Mink enteritis virus infection induces mitochondrion-mediated apoptosis by the viral nonstructural protein 1. Journal of Virology (Impact Factor: 4.368).
Lin P, et al.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nalysis for Det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Wild-type and Vaccine Strains of Mink Enteritis Virus. Scientific Reports (Impact Factor: 4.122).
联系方式:131-8085-4757,lphs1002@163.com
檀茜倩
檀茜倩,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益生菌资源和功能的研究,包括发酵食品菌群和功能的解析、益生食品的开发和品质控制等。
主持渤海大学校内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一项
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一项
主持渤海大学食品安全重点开放项目一项
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一项
发表论文10余篇
联系方式:15900378009      tanxiqian@163.com
崔方超
崔方超,博士,讲师,硕导,2020年12月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主要从事食品(水产品)营养及贮藏方面的研究。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
渤海大学“优秀博士”人才引进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员
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辽宁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渤海大学校内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渤海大学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渤海大学海洋研究院开放课题、河北农业大学食品加工学科群开放课题各1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SCI收录论文13篇,ESI高被引1篇)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件(授权2件)
联系方式:18341679629,cfc1031@163.com

蒋圆圆
蒋圆圆,女,1986年生,博士,讲师。2014年6月毕业于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21年6月毕业于江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发表论文
Yuan-Yuan Jiang, Xu Zhao, Li-Jian Chen, Cheng Yang, Xue-Bo Yin, Xiu-Ping Yan*. A dual-colored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nanosensor for simultaneous and autofluorescence-free biosensing of aflatoxin B1 and zearalenone, Talanta, 232 (2021), 122395.
Yuan-Yuan Jiang, Xu Zhao, Li-Jian Chen, Cheng Yang, Xue-Bo Yin, Xiu-Ping Yan*.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nanorod based luminescence energy transfer aptasensor for autofluorescence-free detection of mycotoxin, Talanta, 218 (2020), 121101.
蒋圆圆,李学鹏,邹朝阳,励建荣*. 苹果多酚与甲醛的反应特性及在鱿鱼丝加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2014,(6): 90-93.
联系方式:jiangyuanyuanhome@163.com
耿兄
耿兄,女,蒙古族,1990年生,博士,讲师。2014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9年3月毕业于日本室兰工业大学,分子生物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0/04-2021/03,日本室兰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职于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博士期间参与日本学振国家级项目,近年来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余篇(SCI)。
发表论文
Xiong Geng, Gang Dai, Chaoluomeng, Durige Wen, Takashi Kikukawa, Tatsuo Iwasa; Two Consecutive Polar Amino Acids at the End of Helix E are Important for Fast Turnover of the Archaerhodopsin Photocycle.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2019, Vol. 95, 980-989.
Gang Dai, Xiong Geng, Chaoluomeng, Jun Tamogami, Takashi Kikukawa, Makoto Demura Naoki Kamo, Tatsuo Iwasa; Photocycle of Sensory Rhodopsin II from Halobacterium salinarum (HsSRII): Mutation of D103 Accelerates M Decay and Changes the Decay Pathway of a 13-cis O-like Species.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2018, Vol. 94, 705-714.
Tadashi Nakamura, Yoshihiro Noumi, Hiroyuki Yamakawa, Atsushi Nakamura, Durige Wen, Xing Li, Xiong Geng, Ken Sawada, Tatsuo Iwasa; Enhancement of the olfactory response by lipocalin Cp-Lip1 in newt olfactory receptor cells: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Chemical Senses, 2019, Vol. 44, 523–533.
Gang Dai, Wen Durige, Xiong Geng, Chao Luomeng, Tatsuo Iwasa; Fluorite dissolution by a 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groundwater of Xianghuangqi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Geomicrobiology Journal, 2019, Vol. 36, 933–939.
联系方式:15848920508;18748135846@163.com
 
柏雪
柏雪  博士/讲师,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
主要从事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微生物污染防控的研究
发表SCI文章10余篇
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研究1项
发明专利1项
联系方式:18243081452;18243081452@163.com
三、科研成果
研究方向团队成员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横向项目40余项(其中单个项目转让金额1200万元的1个、500万元的2个),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和一等奖7项、辽宁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二等奖多项。
四、团队成员服务社会情况
(1)企业重大横向项目签约
渤海大学--杭州萧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合作项目签约
 
渤海大学--达莲食品(锦州)有限公司“海洋食品加工”科技合作项目签约
 
(2)2019年11月28日,白凤翎教授、张德福副教授积极响应联盟“专家进企业”活动的号召,应联盟成员单位兴城市佳盈伟业商贸有限公司提出的需求,来到该公司进行了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培训,并与企业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
(3)2019年11月7日,白凤翎教授、张德福副教授应邀来到沈阳市新民县金菜源腌菜厂进行技术指导。